省委宣傳部、省文旅廳主辦,甘肅演藝集團承辦,甘肅省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協辦的“2020金秋演出季”自9月18日開啟之后,連續上演了新排大型秦腔《清風亭》、秦腔《鍘美案》兩部優秀劇目。9月25日,金秋演出季精彩繼續,榮獲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、第十四屆文華獎“優秀劇目獎”等獎項的話劇《天下第一橋》將在人民劇院隆重上演。
再看話劇《天下第一橋》
2012年6月,在甘肅省話劇院成立60周年前夕隆重推出了話劇《天下第一橋》,這是甘話有史以來投入最大的一部戲。首演以來,該劇已在全國各地演出數百場,先后參演第十屆中國藝術節、第七屆全國話劇優秀劇目展演,并獲得了第十四屆文華獎優秀劇目獎,文華編劇、導演、優秀表演獎,以及由文化部、中國話劇藝術研究會頒發的第七屆中國戲劇文化獎話劇“金獅獎”劇目獎等等國家舞臺藝術、話劇藝術政府最高獎。
話劇《天下第一橋》圍繞彭英甲歷時三年、幾經波折修建黃河鐵橋的故事展開,用藝術手法展現了100多年前黃河鐵橋波瀾壯闊的修橋史。公元1906年,黃河洪水滔滔,沖垮了有五百年歷史的蘭州鎮遠浮橋。甘肅洋務總局總辦彭英甲擬請德國泰來洋行承建,在黃河上造一座鐵橋,以保南北通途,安定西北和百姓平安。陜甘總督升允上奏清廷,得到批準。于是,在那個國運衰敗、列強橫行,革命暴動風起云涌,封建王朝行將滅亡的時代,一場歷時三年的建橋工程,在貧困落后的西北蘭州邁開了艱難而偉大的步履。
一部話劇能把一座橋的故事演得如此蕩氣回腸,這樣的評價非話劇《天下第一橋》莫屬。如今,行走在中山橋的游人如織,天下第一橋的江湖地位仍舊無法撼動。只是,關于這座橋的回憶越來越模糊。25日晚8時,讓我們重溫這座橋的溫情故事,人民劇院不見不散。
“藝術狂允”歷時60天
據記者了解,“2020金秋演出季”歷時60余天,持續至11月7日。演出分節慶重大演出、精品劇目市州巡演、抗疫情晚會三個板塊,涵蓋歌舞、民族交響樂、戲劇、雜技、曲藝、兒童劇、舞劇、話劇等多種藝術形式,共計演出37場,將在黃河劇院、人民劇院以及張掖、武威、平涼、白銀等地演出。
演出季中,蘭州主劇場將先后上演秦腔《鍘美案》《鎖麟囊》、大型雜技《多彩民族風》、主題民族交響樂《敦煌音畫》、兒童劇《綠野仙蹤》。走遍40多個國家和地區,演出近3000場次的經典舞劇《絲路花雨》也將再次回歸,于10月16日、17日在黃河劇院連演兩場。
為方便觀眾購票,演出季分線上線下兩種形式,一是搜索“甘肅演藝集團”公眾號,點擊演出購票在線選座;二是前往甘肅黃河劇院票務中心現場購票。
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高宏梅
責任編輯:駱隴霞
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①凡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蘭網”或在蘭州晚報欄目下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蘭州日報社和蘭網所有。已經與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蘭網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蘭網”并且不在蘭州晚報欄目下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"稿件來源"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稿件來源:“蘭網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③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蘭網聯系。